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 优秀团队
浙江省精品科技期刊

过刊目录

  • 2015年, 4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4-25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目次
    来虎钦,张译文,蔡 鹏,周 瑛
    2015, 43(2): 124-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75.8%草甘膦铵盐·硝磺草酮水分散颗粒剂配方中使用的助剂及填充剂进行了筛选
    和优化,按照制剂加工工艺方法制得.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崩解剂的选择搭配使用、配方的质量性能
    测试及比较,获得了性能优越、品质稳定、高悬浮率(91.3%)的水分散颗粒剂.最后对较佳配方进行
    热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达到悬浮率及稳定性指标的情况下,崩解时间小于60s,符合水分散颗
    粒剂的技术指标要求,且该制剂无需粘结剂,对环境友好,价格相对低廉,适合工业生产.
  • 目次
    朱英红,李艳芳,朱 颖,陈姿颖,张健青,马淳安
    2015, 43(2): 128-1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MnO2/CNTs复合电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晶型进行
    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恒电位电解研究了MnO2/CNTs电催化活化对甲氧基甲苯(p-
    MT)中C—H 键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MnO2
    和CNTs之间具有良好的催化协同作
    用.恒电位电解主要氧化产物为对甲氧基苯甲醛(p-MB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
    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MnO2/CNTs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
    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2
    具有细须状结构.
  • 目次
    金 杰,吴继文,李 欢,雷安顺
    2015, 43(2): 133-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镁合金微弧氧化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民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这些领域对色彩的多样性提出
    要求.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对镁合金表面进行着色处理.在以硅酸钠、偏铝酸钠、氢氧化钠和氟化钾为
    电解液的基础上,添加钒酸铵作为着色盐制备了棕黑色陶瓷膜.分别应用SEM 观察了表面形貌,
    EDS检测元素构成,XRD分析涂层的相组成,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显示:
    随NH4VO3
    质量浓度的升高,陶瓷膜颜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棕黑色,陶瓷膜表面微孔尺寸减小,耐
    腐蚀性能提高;陶瓷膜相组成为MgO,MgSiO3,MgAl2O4,Al2O3,VO2;钒的氧化物存在使陶瓷膜
    显色.
  • 目次
    潘理黎1,靳玉柱1,金月祥2,高 寒1,孙保华1
    2015, 43(2): 137-1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臭氧氧化对单纯皮草染料脱色效果良好,但加入助剂后,臭氧氧化脱色效果及CODCr
    去除率
    不好,水质回用效果差.为了研究助剂对皮草废水臭氧脱色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针对桐乡市某皮
    草公司染料配方中的助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 为9,曝气10min,臭氧循环投加总量为220
    mg/L的工艺条件下,加脂剂、匀染剂和甲酸三种助剂对臭氧氧化脱色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且加
    脂剂、匀染剂是高CODCr
    的主要原因.实验最后采用臭氧-絮凝脱色组合工艺后,皮草模拟废水的色
    度、CODCr
    均能达到回用要求.
  • 目次
    于海宁1,陶艳红1,冯莹超1,华允芬1,沈生荣2,单伟光1
    2015, 43(2): 143-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极磷虾油含有丰富的磷脂型ω-3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南极磷虾含有丰富
    的自溶酶体系,其自溶作用是否有利于活性物质的提取尚不清楚.采用木瓜蛋白酶对南极磷虾油进
    行提取,探索自溶酶体系在南极磷虾油提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自溶作用有利于南
    极磷虾油的提取,木瓜蛋白酶结合自溶酶体系共同作用可取得最佳提取效果.以EPA与DHA质
    量分数之和为检测指标,探讨了不同酶解温度、料液比、加酶质量分数、酶解时间和pH 对南极磷虾
    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再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酶解温度
    50℃,料液比1∶22g/mL,加酶质量分数1.25%,酶解时间2h,pH7.0.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虾油,
    EPA和DHA质量分数之和为75.77%.
  • 目次
    李 敏,陈 强,茅学群
    2015, 43(2): 148-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获取四种白术的SCAR分子标记,并对SCAR分子标记进行回收和克隆.利用PCR技术和
    10个碱基组成的随机引物对浙白术、河北小白术、湖南平术、安徽徽术进行分子鉴定标记的筛选,
    对分子鉴定标记进行回收和T-载体克隆.利用随机引物S9,S10经PCR技术,分别从浙白术和河
    北小白术中获取到SCAR分子标记ZBZ和HBZ,这两个SCAR标记经回收后成功克隆进入T-载
    体.实验筛选获得浙白术和河北小白术的SCAR分子标记ZBZ和HBZ,克隆后的SCAR标记经测
    序后,可以为白术特异性PCR鉴定方法的引物设计奠定基础.
  • 目次
    阮 健,崔 凯,李 胜
    2015, 43(2): 154-1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2D阀的控制器.2D伺服阀采用伺服螺旋机构实现阀芯的角位移转化成
    阀芯的轴向位移,阀芯的旋转运动由一步进电机来驱动,阀腔内产生的压力差推动阀芯的轴向运
    动.该控制器以基TMS320F2812DSP芯片的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为基础,以PWM 功率放大电
    路和A/D采样电路作为基本硬件组成.该控制器的软件部分由C语言编写的控制程序组成.结合
    给出的系统流程图,搭建实验平台并对该控制器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
    性能.
  • 目次
    柴国钟,周 挺,吴化平,张 征,董晨晨
    2015, 43(2): 159-1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具有量子隧穿及阻变存储效应的超薄铁电薄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超薄铁电薄膜中,应变
    及应变梯度效应十分明显,因此由应变梯度所产生的挠曲电效应不可忽视.挠曲电效应是指应变梯
    度或非均匀应变场能局部地破坏反演对称,从而导致晶体产生电极化的效应.基于朗道热力学理
    论,建立了考虑挠曲电效应的超薄铁电薄膜相变的理论模型.通过该模型研究了挠曲电效应对纳米
    尺度超薄BaTiO3
    薄膜相变温度、铁电性能以及热释电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挠曲电效应提
    高铁电薄膜的电极化值和临界厚度,降低薄膜的相变温度.利用挠曲电效应可有效调控超薄铁电薄
    膜的相变温度及热释电系数.
  • 目次
    杨庆华1,王 玲1,荀 一1,鲍官军1,张 盛2
    2015, 43(2): 163-1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袋泡茶包的缺陷,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袋泡茶包缺陷检测装置,提出了识别袋泡茶包
    缺陷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最大类间差算法对茶包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去除背景.根据茶包外形特
    点以及不同的缺陷特征,对茶包进行四边形拟合并划分成不同区域.通过计算茶包边缘夹角以及统
    计分析各区域灰度信息的方法,识别斜包、皱包、空包、夹渣包、左右不对称包缺陷;通过形态学运算
    和边缘检测识别破包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各种缺陷的正检率均达到85%以上,总的缺陷正检率达
    91.8%.
  • 目次
    陈 勇,羊笑笑,王 成,王亚良
    2015, 43(2): 168-1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型装备生产过程中空间、时间和设备资源冲突问题,提出了基于细胞自动机的大尺度
    4D调度模型.用生产场地长、宽、零部件加工时间和设备资源四个维度构建4D调度概念.在时间
    维度上设定分割点划分三维时空从而获得有限个三维划分层.在三维划分层上建立基于规则的二
    维空间调度模型和基于层次遗传算法的设备调度模型.层布局细胞和设备资源调度细胞通过自组
    织演化规则相互作用构成动态调度系统的演化,建立4D调度细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实例演算验证
    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目次
    赵文宏,谢良江,陈 泽,安 平
    2015, 43(2): 175-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密球在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影响球体的表面质量,为了了解精密球研磨过程中的振
    动,引入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对精密球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振
    动信号进行分析研究.以D-800Ballpoli球体研磨机为实验对象,系统把采集到的复杂振动信号转
    化成简单电信号,对信号进行EMD分析处理,实验研究在不同的研磨压力、研磨速度以及研磨液
    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发现研磨过程中的振幅发生变化,研磨压力、研磨速度以及研磨液质量分数是
    研磨振动的影响因素.随着研磨时间加长,研磨振动幅度越来越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该方法较傅
    里叶波形分析方法更加直观方便.
  • 目次
    钟英杰,王勋廷,黄 其,杨志超,杨臧健
    2015, 43(2): 180-1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场协同的视角探究脉动流强化传热的机理,搭建了三角槽道脉动流传热实验台,研究了Re
    为300和450两种情况下不同脉动频率时的换热效果,并模拟分析对应情况下流场内部的协同性
    能.研究发现:在实验频率下,脉动流可以使Nu数较稳态时增长50%,全场平均协同数则增加了近
    1倍.脉动流对协同性能的改善与流场内涡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涡的生长壮大过程改善
    了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并由此强化了传热.
  • 目次
    孙建辉,刘 坤
    2015, 43(2): 185-1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与传统位移传感器反馈控制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图像处理反馈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
    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图像采集帧速率为25fps,运动目标速度、加速度变化的情况下,图像反馈控制
    实时响应较快,伺服控制电机跟踪平稳,控制可实现.得到位移曲线对比图,进一步在分辨率、峰峰
    值和周期等方面对两种控制跟踪位移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表现出较好的吻合性,表明基于图像
    反馈实时控制系统控制可靠,能够达到传统位移传感器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和控制效果,得出
    了基于图像特征识别实时反馈控制,可以应用在一些工业实时反馈控制领域的结论.
  • 目次
    高红俐,郑欢斌,刘 欢,刘 辉
    2015, 43(2): 190-1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高频谐振式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中,带有I型预制裂纹的CT紧凑拉伸试件裂纹尖端位
    移、应变场的变化规律,利用动态有限元方法,采用ANSYS和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计算了
    CT试件在高频恒幅正弦交变载荷作用下,在一个应力循环及裂纹扩展到不同长度时裂纹尖端区
    域的位移、应变场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为验证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高频谐振式疲劳
    裂纹扩展试验,采用动态高精度应变仪测量了CT试件疲劳裂纹扩展到5mm时在一个应力循环
    内裂纹尖端点的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稳态裂纹扩展阶段,高频谐振载荷作用下I型疲劳裂纹尖
    端区域位移、应变均为和载荷同一形式的交变量;随着裂纹的扩展,I型疲劳裂纹尖端的位移、应变
    幅不断增大;裂纹尖端测量点应变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最大误差为2.93%.
  • 目次
    曹剑东1,李家文2
    2015, 43(2): 197-2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市内货物配送和收集这一典型的集送货问题,在利用“混合禁忌搜索算法”进行静态调度
    求解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顺路原则”的局部调整策略实现集送货问题的动态调度计算.计算过程中
    采用模糊推理方法选择局部调整范围,同时采用车辆位置预估方法消除计算、传输和执行延迟带来
    的车辆位置的变化对优化结果的影响.以40个遍布于北京的客户构成的集送货问题为例,验证了
    动态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 目次
    郑小艳,胡艳军,严 密,任建莉,钟英杰,孟 晟
    2015, 43(2): 202-2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管式炉开展了不同含水量污水污泥高温热解制取残渣试验,通过ASAP 2020型物理吸
    附仪测定了污泥热解残渣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特征,阐明了水的质量分数对污泥热解残渣微观
    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显示:高温热解促使固相物质的孔隙结构充分发展,尤以2~10nm的中孔
    相对数量增加显著,3.75nm左右的孔隙所占比例出现峰值,热解残渣的孔容和BET比表面积显
    著增加;污泥中水的质量分数增加,污泥残渣的孔径分布更加均匀,中孔范围内的较大孔(>10
    nm)增多,则其残渣作为中孔范围内吸附剂可能性越大;BET比表面积、孔容、微孔比表面积和孔
    容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过程.
  • 目次
    毛家发,胡海彪,程振波,范伟康,陆佳炜,肖 刚
    2015, 43(2): 207-2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平面镜原理的三维目标跟踪平台,半遮挡会引起多目标交叉连接在一起,难以清晰地将
    多目标独立地分离出来,降低了跟踪定位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半遮
    挡鱼体识别的方法.通过鱼体轮廓识别技术和鱼体质心点的提取方法,解决水箱当中鱼体目标与镜
    子当中鱼体目标的对应关系.最后进行了活体鱼半遮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
    决鱼体半遮挡分离问题,提高了鱼目标跟踪定位的准确性.
  • 目次
    邵奇可,李 路,周 宇,颜世航
    2015, 43(2): 212-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智能交通领域有大量实际应用,如何在提高行
    人检测精度的同时提高检测速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首先采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背景建模方法
    分离出运动目标,将原始视频序列转换为二值图片,得到大量固定大小的训练样本;然后提取样本
    图片的HOG特征,通过SVM 训练得到分类器;接着用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检测行人,并提出了一
    种滑动窗口优化算法来筛选检测结果;进而用前景像素密度估算方法调整检测结果,输出最终统计
    人数,最后实验表明方法的有效性.
  • 目次
    孟利民,包轶名
    2015, 43(2): 217-2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B/S模式的视频监控应用中,针对传统的双线性插值图像放大算法会造成图像细节模糊
    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先计算4个邻点灰度的标准差,通过判断标准差是否大于某个阈值来
    将图像分为边缘区域和非边缘区域,对于非边缘区域的像素点直接使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对于边缘
    区域的像素点,采用最邻近和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加权融合所得的结果.并设计与实现了B/S模
    式的视频监控系统,在系统中应用改进算法对视频图像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避免
    最邻近插值产生的局部锯齿问题,同时也改进了双线性插值造成的图像细节模糊,能够改善视频图
    像放大后的视觉效果.
  • 目次
    李如春,林宇俊,施朝霞
    2015, 43(2): 222-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H.264/AVC传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的高复杂度,提出了一种适合各种视频分辨率格式
    的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基于全局残差复杂度(General residual complexity,GRC)和局部
    残差复杂度(Local residual complexity,LRC),通过GRC与QP来近似计算一个阈值,然后通过对
    局部残差复杂度跟该阈值比较来决定宏块的活跃度,再根据宏块的活跃度选出候选的帧间模式,由
    此进行率失真优化(Rate-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计算,从而减少了不必要帧间模式的RDO
    计算,取得了较高的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JM18.4默认的帧间模式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在
    峰值信噪比和码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平均减少大约60%的帧间编码时间.
  • 目次
    许四法,王志健,胡 琦,祁晓翔
    2015, 43(2): 227-2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含水率对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含水率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之间的关
    系,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直剪和基质吸力试验,研究含水率对抗剪强
    度及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不断增大,说
    明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有较大贡献;随着含水率增大,土的内摩擦角减小;在含水率较小时,黏聚力
    增大,当含水率增加到一定值时,土的黏聚力急剧下降.
  • 目次
    卢成原,黄瑜明
    2015, 43(2): 232-2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两组室内模型试验来研究不同土质中支盘桩单桩的合理盘间距.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
    双盘单桩的承载力随盘距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并不呈线性增加;盘距的不同关系到盘体承
    载力的发挥,同时上下盘的发挥有较明显的时间效应;桩周不同土质性状影响着支盘桩单桩两盘体
    的合理间距取值.支盘桩群桩随桩距的增大,群桩效应逐渐减小,其承载力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桩
    距时可以近视忽略群桩效应的影响,群桩的承载力可取单桩承载力的叠加值,但该合理桩距在不同
    土质中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