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 优秀团队
浙江省精品科技期刊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谢媛媛, 柯雯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58-70.
    有机强碱非金属胍类催化剂是近年来有机催化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该类型催化剂具有绿色 环保、制备简单、操作安全、价格低廉和催化性能良好等优点。其中,1,5,7-三氮杂双环-[4.4.0]癸 5-烯(TBD)由于可形成两个N—H键,在攫取质子引发反应的同时可活化中间体物质,催化性能通 常优于其他胍类碱催化剂,在药物合成、有机化学和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基 于此,文章综述了TBD催化的相关有机化学反应,总结了部分反应的机制,并阐述了TBD的催化 优势和发展趋势。
  • 刘金涛, 郑柏加, 张 龙, 杨 杨, 崔娇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22-30.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concrete,UHPC)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其早期水化程度剧烈、体积变化大、开裂敏感性较高。基于力学性能及热重试验,分析UHPC超早 龄期的拉压强度、拉伸应变、弹性模量和水化进程等时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HPC超早龄期抗 压与抗拉强度发展较快,1d即可分别达到28d强度的45%以上;UHPC的拉伸应变随龄期呈现 先降低后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规律,UHPC的极限拉伸应变ε在超早龄期仅为77×10-6~92× 10-6,而成熟龄期UHPC极限拉伸应变ε为135×10-6~163×10-6;UHPC超早龄期的弹性模量 则与抗压强度发展呈现类似的规律,且两者关系符合幂函数发展规律,拉压比稳定在0.06附近; UHPC超早龄期水化进程发展迅速,1d龄期时水化程度达到20%~30%,较低的水胶比导致 UHPC水化程度不高,28d龄期时水化程度仅为40%~50%。
  • 张高鹏, 王雅茹, 叶松梅, 张安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4, 52(6): 666-673.
    凝胶糖果作为一种新兴的糖果产品形态,发展速度非常快,其种类与凝固胶体的类型密切相 关,因此凝固胶体的选择在凝胶糖果的制备中至关重要。由于凝固胶体自身属性的不同,凝胶糖果 在品质和特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凝固胶体在凝胶糖果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单一凝固胶 体扩展到多种凝固胶体的复合使用。目前,凝胶糖果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植物胶型、动物胶型和 混合胶型等凝胶糖果。2021年,凝胶糖果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列为保健食品的一部分, 其产品的开发正朝着具有特定功能的方向发展。综述了凝胶糖果的类型、加工工艺、胶体的选择以 及产品开发现状等方面,旨在为凝胶糖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丁维龙, 宗泽永, 朱红波, 徐利锋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4, 52(6): 591-600.
    在数字组织病理诊断中的肿瘤细胞精确分割研究中,病理图像具有复杂的背景以及组织形态 变化的多样性,且经常面临样本数量不足和类别不均衡的挑战。为了改善现有方法中存在的分割 精度不佳、分割边缘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架构的编解码器语义分割网络模型(MixU-Net)。 首先,在编码器中引入Swin-Transformer模块,增强模型对于全局信息的建模能力;然后,在编解 码器之间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使全局特征和局部细粒度特征能够得到深度融合;最后,采 用加权DiceLoss作为损失函数以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关注。通过在组织病理图像数据集Pan nuke上进行消融和对比实验,不仅达到了67.33%的平均交并比(mIoU)和95.05%的像素准确率 (aAcc),与传统的基于CNN特征提取方法的U-Net相比分别提升了7.23%和1.70%,而且在性 能上超过了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方法。
  • 郑仁亮, 庄一舟, 张仁巍, 曾武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40-51.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的抗震数值建模分 析,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UHPC 强度、UHPC厚度和钢管屈服强度等参数对组合桥墩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各参数的建 议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和纵筋配筋率可提升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 然而会限制试件的变形;提高UHPC强度和UHPC厚度,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 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提升钢管屈服强度可稳步增强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增加钢管厚 度可明显提升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而体积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对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 基于分析数据样本,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水平峰值荷载和位移延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公式 计算值与有限元分析值吻合良好。
  • 王 龑, 周爱云, 韩紫怡, 孟月丽, 史颖珠, 李 可, 张晓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85-92.
    以湛油75号花生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麦角甾醇和 杂色曲霉素质量分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毒素合成调控基因aflS,aflR,aflO,aflD的 表达量,分析不同水分活度的花生在不同储藏温度下黄曲霉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研究结果显示: 当水分活度低于0.88时,不适宜黄曲霉生长和产毒;当储藏温度为37℃,水分活度为0.96时,黄 曲霉生长最旺盛;当储藏温度为37℃,水分活度为0.94时,黄曲霉毒素质量浓度最高;28℃低温 条件虽促进了黄曲霉产毒基因的表达,但抑制了黄曲霉的生长,导致产毒量不高;37℃虽不利于调 控基因aflR的表达,但黄曲霉生长旺盛,促进了毒素的产生;杂色曲霉素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存 在相关性,监测杂色曲霉素的质量浓度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具有预警作用。研究结果为预防和控 制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论支撑。
  • 王 哲, 周烨波, 魏 纲, 翁家华, 韩凯航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1-7.
    考虑基坑坑底隆起对下卧隧道的影响,建立坑底隆起引起带抗浮锚杆的盾构隧道位移计算模 型。基于影像源法,推导得到坑底隆起引起下卧带抗浮锚杆盾构隧道的纵向变形公式。结合工程实 例,对比工程实际测量值、理论计算值和三维有限元模拟值,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抗浮锚杆数 量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隆起主要发生在强影响区内,环间转角和错台发生在弱影 响区内;隧道隆起主要受基坑尺寸影响,假设基坑开挖长度为L,安装抗浮锚杆可以减小隧道隆起量、 环间转角和错台量,环间转角和错台量主要受基坑开挖尺寸的影响,始终在±3L/5处达到极值;在一 定范围内增加抗浮锚杆数量可以有效减小隧道变形量,抗浮锚杆超出一定数量后控制效果提升不明显。
  • 肖 刚, 张皓鑫, 王亚明, 徐雪松, 张元鸣, 程振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4, 52(6): 601-610.
    经由振动传感器获取的电梯门机运行信号是一类典型多属性时间序列,根据这类多属性时间序 列进行故障分类,需要能同时实现序列的空间与时间特征编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向量自 回归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多属性时间序列的空时特征编码。该模型首先通过非线性向量自回归 实现序列时间维度的特征提取;然后利用卷积和池化提取序列的空间特征;最后经由全连接层实现对 时间序列的分类。通过振动传感器获取电梯门机的多属性时间序列信号,利用模型实现了基于上述 时间序列信号的电梯门机故障诊断,从而验证了模型在多属性空时信号特征提取方面具有的优势。
  • 汪明元, 陈松庭, 陈 彪, 曾少翔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15-21.
    确定土性参数对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静力触探测试(Conepenetration test,CPT)是主要的原位测试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锥尖阻力,从而获得多种海洋土土性参 数。以CPT勘察获得的锥尖阻力实测值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土体空间位置、上覆土压力和孔隙 率等特征,利用XGBoost算法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同时在建模中考虑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以改 善模型预测性能,其中数据预处理方式包括箱型图分析法和噪声平滑处理。提出了一种考虑数据 预处理和特征选择的静力触探参数预测模型,实现对锥尖阻力的准确预测,并将该方法运用到浙江 沿海某工程项目。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2为0.951,预测准确性较高。箱 型图分析法与噪声平滑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预测准确性,在输入集中加入孔隙率能够提升预测准确性。
  • 许四法, 叶科, 汪俊, 吕健威, 王哲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2): 119-124.
    压实黏土具有较好的防渗性能,常被用作卫生垃圾填埋场的衬垫材料,然而其抗裂性能较差, 且在衬垫变形开裂后其防渗性能也进一步降低。笔者设计了一款模拟衬垫变形和渗透的试验装 置,研究衬垫变形条件下其渗透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计算分析衬垫表面土体 的位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变形量为1,2,3cm时,衬垫产生裂隙,裂隙宽度分别为1,7, 15mm,衬垫破坏水头分别为4.6,4.2,3.6m;衬垫变形时衬垫厚度对渗透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变 形量为3cm时,厚度20cm的衬垫被裂隙贯穿,厚度30,40cm的衬垫上部无裂隙区域厚度分别为 8,20cm。
  • 周庆华, 徐泽冰, 张安平, 孙建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104-110.
    为探究不同农田土壤-植物体系中硝基多环芳烃(NPAHs)的赋存特征及健康风险,采集普通 农田和道路旁农田以及大棚内外农田中的土壤和植物样品,采用GC-MS测定4种典型NPAHs的 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道路旁农田土壤和植物中NPAHs的质量分数均高于普通农田(p< 0.01),其中交通源1-硝基芘(1-NPyr)为特征化合物;大棚外土壤和植物中NPAHs的质量分数均 高于大棚内(p<0.05),其中1-NPyr赋存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中NPAHs的富 集系数BCF>1,表明植物对土壤中NPAHs具有富集作用。道路旁农田土壤中1-NPyr的毒性质 量分数TEQ和终生致癌风险ILCR均高于普通农田,大棚外土壤中1-NPyr的TEQ和ILCR均高 于大棚内;各农田环境土壤中1-NPyr的TEQ和ILCR均处于安全水平。
  • 徐 超, 陈德真, 陆 燕, 杨 乐, 黄 璐, 陆 豪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111-118.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esters,PAEs)作为增塑剂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品中,生 产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释放到空气中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文章重点介绍了空气中PAEs 的采样与分析方法、室内外污染水平分析、源解析及人群暴露风险评估,比较了主动采样和被动 采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了气质联用分析法和高效液相分析法等监测分析方法的特点 及应用,总结了采样方法、室内外污染水平研究中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系统讨 论空气中PAEs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空气中PAEs的进一步研究与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与数据 支持。
  • 孙建强, 楼元, 李沐霏, 张安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4, 52(6): 641-649.
    由于土壤中残留的三唑类农药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缓解三唑类农药药害是保障作物健 康生产的迫切需要。基于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可以缓解药害,研究 了EBR对3种三唑类农药(多效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胁迫番茄幼苗的缓解效应,与对照相比, 未施用EBR的幼苗生物量下降7.82%~26.82%,叶绿素质量分数下降10.24%~39.51%,氧化 损伤指标丙二醛质量分数增长0.18~8.89倍。与未施用EBR相比,施用EBR后幼苗生物量上升 7.43%~18.72%,叶绿素质量分数上升7.07%~35.48%,丙二醛质量分数下降16.04%~23.13%,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长7.49%~44.69%,0~90.7%, 4.23%~253.85%,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分别增长6.67%~126.32%, 4.65%~97.67%。EBR可通过提高植物抗氧化性能和解毒水平缓解三唑类农药的药害。
  • 丁春生, 潘宇强, 雷 佳, 张航天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93-1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许多新兴污染物,目前如何处理这些新兴污 染物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工产品,苯并噻唑(BZA)已成为水中新兴的 有毒化合物,对水生生态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试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 FeCo2O4 纳米材料,利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HRT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能谱)、SEM(扫 描电镜能谱)和XRD(X射线衍射)对BZA进行表征。以水中的BZA为目标物,基于过单硫酸盐 (PMS)的高级氧化技术,对FeCo2O4 活化PMS降解BZA的效果进行试验,并探讨了影响因素和 降解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0.3g/L的FeCo2O4 和3mmol/L的PMS时,在90min内能完 全降解BZA,同时FeCo2O4 在循环使用4次后仍对污染物有76.90%的降解率,FeCo2O4 纳米材料 活化PMS对水中的BZA降解效果明显。其中自由基SO· 4 对降解BZA起着主导作用,水中常见 的阴离子HCO 3 会促进体系对BZA的降解,而腐殖酸和Cl-起抑制作用。
  • 王洪恩, 周狄挺, 殷光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71-78.
    为分析国内肩周炎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以“肩周炎”相关关键词为主题,搜索中国知网数 据库(CNKI)中2001—2022年文献,共检索到文献7735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研究 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肩周炎治疗领域发文数量呈平稳 上升趋势,形成了以郭长青、方剑乔和程少丹核心研究者为代表的团体,机构间合作呈现地域 性;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肩周炎的病因、治疗方法、临床观察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国内以中医治 疗方法为主,并以结合中西医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法居多。肩周炎治疗领域的研究整体呈上 升态势,建议加强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发挥中医优势,创新中医理论,结合西医方法,助力该领 域的发展。
  • 吴剑国, 詹俊杰, 邹路遥, 曲 雪, 尹铭禄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8-14.
    针对船舶工程中常用的四边固支加筋板,进行了基于Rayleigh-Ritz法的振动特性求解方法 研究。把加筋板分为板与扶强材2个部分考虑,利用板与扶强材的边界协调条件,采用薄板小挠度 弯曲理论和欧拉梁理论推导了加筋板的横向振动的总能量方程,应用Rayleigh-Ritz法建立单向加 筋矩形板小挠度下的横向振动特征方程。编制了相关的计算程序,试算4种满足四边固支加筋板 位移边界条件的位移函数基函数,通过与有限元结果的对比,选择一种效率和精度都较高的基函数 进行多块加筋板计算,分析基函数的种类和阶数,以及加筋板规模对计算精度与效率的影响。通过 改变加筋板的各项参数,分析了四边固支加筋板的振动固有特性和其变化规律。
  • 蒋融融, 顾国民, 刘 洋, 周 丹, 周君良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4, 52(6): 621-632.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实现了更敏锐、更高效的自动化控制和资源分配。 对于系统中存在的设备故障、性能下降、质量缺陷等生产问题,进行异常检测和检测结果解释是工 业系统的基本要求。然而,现有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解释的方法都专注于有监督学习模型,对于自 编码器等新型的深度无监督学习模型,几乎无法让现有的深度学习可解释框架学习到异常样本与 语义特征之间的关联,导致无法对深度无监督学习模型进行解释。为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基 于多维时序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案,结合图注意力网络实现检测结果解释,基于一个真实的造纸数据 集进行实验,异常检测结果的AUC值超过0.88,表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
  • 张慧, 钱丹丽, 裘燕燕, 颜继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2): 204-218.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综合辨析抗衰老口服液中的 关键质量标志物。采用HPLC-Q-TOF-MS/MS技术共鉴定出抗衰老口服液中103个化合物。结 合网络药理学筛选与“抗衰老”药效相关的活性成分,预测获得药物靶点452个,疾病靶点769个, 共有靶点96个以及基因通路158条。根据Q-marker的有效性、配伍性、特有性、可测性和溯源性 “五原则”,最终优选出毛蕊花糖苷、Rh4 、梓醇、地黄苷D、Rh1 、20-(S)-Rg3 、Rf、Rg2 、焦地黄苯乙醇 苷A1 和洋地黄叶苷C作为抗衰老口服液的关键Q-markers,为抗衰老口服液的整体质量控制和临 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 聂青苗, 石 亮, 汪长超, 蒋 悦, 陈乃波, 胡来归, 王文冲, 鄢 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52-57.
    区域选择性生长(ASG),即有机分子在预图案表面上的自组装技术,在有机微/纳米图案化 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研究图案表面粗糙度在ASG中的明确作用,在粗粒化各向异性相 互作用的动力学蒙特卡罗(KMC)模型中引入了无序强度参数描述图案表面粗糙度,进一步模拟了 有机分子在不同表面粗糙度图案上的沉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图案表面粗糙度会影响有机分子沉 积形貌:表面越光滑,图案顶部生长的薄膜越厚;相反,当图案表面变得更粗糙时,粒子更倾向于以 台阶边缘诱导的方式生长在图案的间隔处,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由此可见粗糙度可用于控制有 机图案的成核分配,以实现不同的应用,如全彩显示器和微透镜阵列。
  • 郑灵霞, 尚 猷, 温晓辉, 郑华均, 邱 报, 刘兆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5, 53(1): 79-84.
    采用碳酸盐前驱体共沉淀 高温固相法制备无钴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了组分调节 对材料阳离子排布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材料进行不同尺度的形貌和结构表征以及电化学测 试,研究结果表明:降低Li摩尔分数可以减小材料的一次颗粒粒径,在不影响材料富锂相摩尔分数 的前提下减小了类Li2MnO3 晶畴的尺寸,并且增大了材料的Li+/Ni2+混排程度;小尺寸的类 Li2MnO3 晶畴可以提高晶格氧氧化活性和材料的充电容量;Li+/Ni2+混排的增加可以提高晶格氧 还原活性和材料的放电容量,并抑制循环过程中的电压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