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 优秀团队
浙江省精品科技期刊

过刊目录

  • 2021年, 4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8-25
      

  • 全选
    |
  • 王丽萍,林豪,潘笑天,俞维
    2021, 49(4): 355-3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变量的有效分组。随着决策变量规模的增大,决策变量间以及决策变量与目标函数间的关系愈加复杂。在总的适应度评价次数给定的条件下,决策变量分组所消耗的适应度评价次数越多,种群进化过程中所剩适应度评价次数越少,从而影响算法收敛能力,导致解集质量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决策变量交互识别策略,该策略能够以较少的适应度评价次数,识别决策变量的潜在交互结构并形成子组件,实现每个子组件间关联性最小;其次,在决策空间中根据个体间角度来划分每个子组件的邻域范围;最后,结合MOEA/D算法框架,提出了MOEA/D-IRG(基于决策变量交互识别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分别独立优化各个子组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LSMOP1-4测试问题上,随着决策变量规模的增加,MOEA/D-IRG算法性能明显优于NSGA-II、MOEA/D和S3-CMA-ES算法,所获解集质量更高。
  • 李澎林,鲍挺,李伟
    2021, 49(4): 368-3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防评价方法缺乏客观性、系统性等问题,在当前校园智慧安防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HP-熵值法的校园安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型以国家标准与教育部督导办印发的校园安全工作文件为依据,建立兼顾主客观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分k-Means对专家聚类并赋予打分权重,同时结合改进AHP法与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校园安防进行定性、定量评判,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实际应用证明:该模型可以依据现有日常安防数据对校园安防进行科学、全面评价。
  • 李浩君,吴嘉铭,戴海容
    2021, 49(4): 374-3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资源推荐方法无法满足用户垂直化、精准化以及个性化学习需求问题,探索融合学习资源维度、学习者维度以及情境维度的学习资源推荐方法。首先,构建学习资源推荐多维关联本体模型(MCOM),通过语义关系实现学习资源本体、学习者本体和情境本体关联;其次,设计动态自均衡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DSEBPSO);最后,将MCOM本体模型与DSEBPSO算法融合应用,提出基于多维关联本体的学习资源推荐方法(MCOM-LROM),为学习者提供最优学习资源或学习路径。相较于当前主流的学习资源推荐方法,MCOM-LROM方法在推荐结果准确性、响应速度以及内容质量等方面性能更优。
  • 徐建明,胡弘历
    2021, 49(4): 384-3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充电插座识别和充电孔定位问题,设计了电动汽车充电操作机器人的双目视觉系统。首先,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线性可变形模板匹配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快充和慢充插座、定位插座中心充电孔,结合双目立体匹配,获取中心充电孔的三维坐标;其次,建立超出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和充电孔角度识别偏差过大情况下的异常处理机制;最后,在Halcon视觉平台编写视觉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视觉系统能够有效区分快充和慢充插座、定位目标插座中心充电孔,分类速度和定位精度满足充电机器人在线作业要求。
  • 周晓,李晴
    2021, 49(4): 392-3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综合管廊环境监控系统的预警性,保障管廊安全运行,必须解决燃气舱甲烷体积分数在预测过程中存在的偏差问题。通过加入温度参数对预测数据进行补偿,建立卡尔曼滤波甲烷体积分数预测模型,并对比神经网络与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经典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温度补偿后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到的平均误差为6.18%,神经网络结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到的平均误差为8.79%。对比分析表明:温度补偿后的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效果更优,具有较好的跟踪能力和反应速度,预测值更接近测量值。
  • 苏志钢,刘海锋,朱彬荣,李清华
    2021, 49(4): 397-4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现行规范给出的K型节点承载力算法的计算结果均与钢材屈服强度成线性关系,未考虑K节点的弹塑性稳定破坏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屈服强度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K节点承载力公式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大承载力和最大变形双重控制的方法来确定它的承载力,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更符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可以服务于钢管塔节点设计。
  • 谢路耀,华思聪,陈怡,周丹
    2021, 49(4): 403-4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安时积分法中容量修正模型产生误差的问题,引入电池表面平均温度与平均放电电流作为自变量,将锂电池放电过程中的温升与电流变化考虑在内,提出一种新的容量修正模型,其结构简单,更适用于工程实践,进而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与电流的电池放电数据,确定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的容量修正效果优于传统模型,通过新模型进行容量修正的安时积分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安时积分法中的累计误差,其在锂电池恒流放电与脉冲放电过程中的SOC估算均具有较高精度。
  • 徐震辉,邵庆,应东辉,刘畅,胡灵龙,刘志
    2021, 49(4): 409-4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战术相结合的区域动态控制,提出了融合多源数据的区域动态协调信号控制算法。通过对传统交通检测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重构、诊断修复和融合,获取交通流量、饱和流量、行程速度、协调速度和排队长度等交通特征参数,识别并预测交通态势。根据交通态势实时调整区域宏观动态协调策略,依据交通特征参数实时制定各路口的微观控制方案,实现区域的动态协调控制。现场应用表明:宏观战略与微观战术的两级动态控制能适应交通流的变化,有效提高区域的通行效率。
  • 蒋美仙,郑碧佩,郑佳美,吴光华,周健
    2021, 49(4): 416-4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采用三维激光线扫相机采集焊接部位的三维点云数据投影至3个平面获取深度图,更好地将焊缝缺陷呈现出来;其次,采用深度图制作训练数据集,利用循环一致性对抗网络对样本数据进行扩充,并基于该数据集提出两种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分别是基于特征和基于滑动窗口的Deeplab-V3模型深度学习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再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FCE(模糊综合评价方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系统评价方法对提出的两种焊缝缺陷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得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在检测效果上更好;最后,开发了焊缝缺陷检测系统,进行测试和校验,验证了基于Deeplab-V3模型的焊缝缺陷检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朱晨波,李琴,周有林
    2021, 49(4): 423-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由一家供应商和一家拥有两个零售店的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研究了供应商供货存在不稳定性的环境下零售商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战略库存决策问题,分析了供应商决策与零售商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零售商持有战略库存的临界条件以及供应不稳定程度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不论是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持有战略库存有助于平抑批发价格;当单位库存持有成本低于某阈值时,零售商才会选择持有战略库存。
  • 张建友,王珍,陈立帆,吕飞,丁玉庭
    2021, 49(4): 429-4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复合磷酸盐用于鲣鱼品质优化的条件,采用优化后的复合磷酸盐配比,以添加1%食盐腌制为对照组,通过1%食盐与1%,2%,3%等复合磷酸盐复配溶液对鲣鱼进行预处理后,分析腌制时间(0,15,30,45,60 min)对鲣鱼片质量变化率、持水力、pH值、肌红蛋白质量分数以及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合挥发性盐基氮质量分数的变化分析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添加2%复合磷酸盐组在腌制30 min时质量变化率和持水力分别显著增加至5.62%,84.43%(P<0.05),pH值增至6.43,磷质量分数增至27.13 mg/kg,提高了鲣鱼片的保水性,降低了鲣鱼肉质酸性,抑制了肌红蛋白溶出和挥发性盐基氮质量分数的升高。
  • 楚楚,李璟,颜继忠
    2021, 49(4): 435-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各国对中药认可程度的不断提升,中药的安全问题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重金属超标不仅严重影响中药的用药安全,同时也阻碍了中药的国际贸易,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含量低微,分析检测困难这一瓶颈问题致使中药重金属研究仍然十分薄弱。适合的分析方法是解决中药重金属超标问题的关键。在调研中药重金属限量标准发展沿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近几年中药重金属残留分析的文献,对重金属分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中药重金属的分析及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胡敏云,欧阳维杰,陈乾浩,肖斌,徐晓兵
    2021, 49(4): 442-4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复合土钉墙的工作特性及其支护变形机理,应用离散元PFC~(2D)软件,根据搅拌桩、土钉及面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建立了颗粒流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复合土钉墙支护时的细观工作机理,并与单一搅拌桩支护和单一土钉墙支护形式的细观工作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复合土钉墙支护的位移场和坑外地表沉降特性与单一土钉墙支护、单一搅拌桩支护相比有较大差异;在限制基坑水平位移、抗侧向变形能力和限制地表沉降方面,复合土钉墙支护要优于单一搅拌桩和单一土钉墙支护。通过对复合土钉墙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明确了复合土钉墙支护的变形机理和影响范围,不仅可为实际工程中复合土钉墙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依据,也可为应用离散元方法模拟基坑工程支护特性提供参考。
  • 章玉容,黄涛,夏念飞,袁伟斌
    2021, 49(4): 449-4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杭州地区典型住宅户型为例,利用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ST-h得到住宅全年冷负荷,并根据最大信息系数法(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 MIC)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窗墙比、设定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换气次数对建筑全年冷负荷的影响程度。通过方差分析法验证了利用最大信息系数法识别建筑能耗关键影响因素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窗墙比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大信息系数法识别出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程度为窗墙比>相对湿度>外窗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换气次数>设定温度,与方差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 丁春生,余家明,陈嘉都,姚俊,杨明
    2021, 49(4): 454-4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铁酸钾(K2FeO4)去除饮用水中的2-溴乙酰胺(MBAcAm),考察反应时间、K2FeO4投加量、pH以及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AcAm的去除率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上升;增加K2FeO4的投加量,去除率不断提高,当投加量从0.01 g/L增加到0.10 g/L时,去除率提高了22.75%;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显著,当pH=6时,去除率达到最高值74.44%;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MBAcAm的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
  • 陈红英,骆建军,罗鹏辉,熊梦瑶,王学洲,袁炜龙
    2021, 49(4): 459-4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不同再生方式对活性炭表面特性的影响,采用Boehm滴定、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分析等技术对原炭、微波法再生活性炭、Fenton法再生活性炭以及微波-Fenton联合再生活性炭进行表征,并进一步阐述其再生机理。结果表明:微波-Fenton联合再生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能恢复至与原炭相当;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微波-Fenton法联合再生效果良好,再生活性炭表面的孔容积仅次于原炭;相比于原炭,联合再生活性炭表面的酸碱官能团用量无明显变化,吸附性能最接近原炭;活性炭表面的═C═O结构在Fenton和微波再生后转化为―C═O,而―C═O正是活性炭的活性中心,能提高活性炭的活性。
  • 林春绵,刘雯,楼毕觉,陈文佳
    2021, 49(4): 466-4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草坪干草为原料,在中温(35±1)℃下发酵,探究补加干草与通氧量对沼气(甲烷)产生量、H2S的去除及微生物的群落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第8天补加等量的干草,可以使发酵始终处于高产气状态,且在通2倍O2时,甲烷体积分数最高,高出对照组4.2%;随着通氧量增加,H2S的去除效果明显升高,通3倍O2条件下,H2S的去除率达到96.2%;实验条件下,沼气中残余的O2量均低于0.5%,符合车用压缩天然气的要求;微氧通入并未影响VFAs降解,且pH始终维持在6.5~8.5;微氧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微小改变,并未破坏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且增加了产甲烷菌的群落丰度及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