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 优秀团队
浙江省精品科技期刊

过刊目录

  • 2014年, 4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4-25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目次
    柴国钟,李祥辉,吴化平,张 征
    2014, 42(2): 119-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印技术是多种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主要过程是通过印章将微纳
    米材料从源基体转印组装在目标基体上.转印过程中,印章、微纳米材料和基体组成三明治结构,包
    括印章/微纳米材料和微纳米材料/基体两个界面,两个界面竞争分层,直接决定转印的成败.基于
    有限元方法计算界面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探究两个界面竞争分层机制,确定界面裂纹及印章材料
    性能对转印的影响,提出利于转印的方法,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提供技术指导.
  • 目次
    陈 勇,潘益菁,王亚良,鲁建厦
    2014, 42(2): 124-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态性作业车间鲁棒调度问题,建立了多态性作业车间鲁棒调度CA-GA模型.根据此
    类车间多单元布局特点构建作业车间元胞机整体框架,采用遗传算法来优化元胞机的自组织演化规
    则.考虑到调度的鲁棒性,将鲁棒指标最大完成时间加入模型多目标函数,并以平均松散时间为各个
    方案鲁棒性的评价指标.最后,将模型应用于PTCN公司生产实例中,通过优化前后的调度方案比较,
    从加工时间、设备利用率、设备平衡率以及交货期等四个方面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 目次
    蒋建东1,李鲁霞1,蔡世波1,胡克用2
    2014, 42(2): 132-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低压微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由于输出线路阻抗比相对较高,若线路阻抗与逆变器等效
    输出阻抗之和成阻性,则无法使用传统的应用于高压系统中的下垂控制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分析
    研究了下垂控制方法以及逆变器输出阻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在电感电流处引入虚拟阻抗的
    方法,使其等效输出阻抗为感性,设计出了适合低压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电压电流双环下垂
    控制器.最后建立了微网的仿真模型,进行了微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负荷波动及分布式电源的离
    并网情况下的微网运行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上述控制方法及控制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目次
    谢德明,刘 勇,薛永亮,杨艳苹
    2014, 42(2): 137-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壳聚糖固定TCNQ和生物酶在泡沫镍载体表面制备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极,用循环
    伏安法研究了该胆碱酯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泡沫镍因其良好的导电性有助于降低氧化
    电位,当饱和TCNQ丙酮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混合比例为1∶1.5和壳聚糖溶液与酶液比为1∶1
    时,胆碱酯酶电极性能最好.胆碱酯酶电极的抑制百分率与毒死蜱农药浓度的对数lg C 在1.0×
    10-4~1.0×10-9 mol/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可达到6.95×10-11 mo1/L.经
    过多次重复试验表明该酶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稳定性.
  • 目次
    秦春节,谢林君,屠立群
    2014, 42(2): 142-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压水堆主管道材料的断裂韧性性能对于管道裂纹的稳定性判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核电站
    的安全运行.通过运用紧凑拉伸试样的卸载柔度法进行核主管道材料J 积分法断裂韧性试验研
    究,获得了该材料的断裂韧性JIC和J—R 阻力曲线;同时,对试验数据及研究结果进行有效性检
    验.结果表明:试验方法是可行的,试验数据是可靠的,研究与分析得到的JIC和J—R 阻力曲线是
    正确、合理的.在此基础上,采用R6方法中的材料特性曲线2与通用曲线1绘制出其失效评定曲
    线(FAD),以便为工程运用提供依据,为材料断裂韧度的测试研究提供指导.
  • 目次
    董朝艳,钟英杰,邓 凯,胡艳军,郑小艳
    2014, 42(2): 147-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印染污泥热解和燃烧的特性,利用差热-热重分析实验,对印染污泥的热解与燃烧
    特性进行了热重研究,并考察了升温速率对热解和燃烧过程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印染污泥热解
    和燃烧的失重过程,都可分成四个阶段,但它们在250℃以后的失重特点有所不同:燃烧过程第三
    阶段存在较明显的固定碳燃烧,且由于前一阶段挥发分燃烧放热的作用,使部分失重提前;升温速
    率越高,会导致污泥的内外温差增大,从而使热解与燃烧过程中失重峰滞后.因此,印染污泥热解和
    燃烧过程的热重特性是彼此关联和有所不同的,对印染污泥的处置有重要影响.
  • 目次
    祝铃钰,姜 波,任奕丞
    2014, 42(2): 152-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复杂精馏系统模拟的程序结构进行模块化处理,将系统分解成由塔段、换热器、进料板和分
    流器等模块组成的树状多层模型,采用集合算法对精馏塔段模块进行简化,在Matlab平台上编程
    并进行联立求解.将此模拟程序用于Petlyuk热偶精馏流程和空分热耦合流程,模拟结果表明:采
    用结构化建模的方法,建模过程逻辑简单,模块复用性高;引入集合算法后模型的方程和变量数都
    明显减少,且对精馏结果的预测较为准确.
  • 目次
    潘志彦,厉凤旦
    2014, 42(2): 157-1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等对聚氨酯合成革生产中DMF精馏釜残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红外分
    析结果表明:釜残中含有饱和脂肪族的C—H 键、芳烃的 C C 键和C—O键等结构.元素分析结
    果表明:釜残中质量分数碳为38.27%,氧为30.68%,氢为6.67%;工业分析结果表明:挥发分质
    量分数为68.72%.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釜残的失重率为71.7%,800℃以下出现了3个明显的失
    重峰,三个明显的失重峰分别出现在180~350℃,350~580℃和580~800℃之间,当温度高于
    800℃,则出现了一个较为缓慢的失重趋势.对釜残现有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在超临
    界水中研究生物质与废塑料共液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超/亚临界水液化技术处理釜残的方
    法,实验初步验证了该处理技术的可行性,约33.27%的釜残被转变成油.利用超/亚临界水液化技
    术能够实现釜残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
  • 目次
    马 云,刘学虎,洪 骏
    2014, 42(2): 162-1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杭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双酚A的菌株.对其形态特
    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和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菌株为Shinellasp.HZB1.该
    菌株能以双酚A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考察温度,pH,微生物接种量以及它们交互作用对双酚
    A降解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降解条件.当接种量为0.2g/L时,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2.7
    ℃,pH 7.5,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双酚A 预测降解率达98.45%.最佳降解条件下,培养12h
    后,该菌株对质量浓度100mg/L双酚A的降解率达到97.5%.双酚A为惟一碳源条件下,最大降
    解质量浓度达到300mg/L.
  • 目次
    黄赵洁1,张宏华1,邸文瑞1,刘志明2
    2014, 42(2): 167-1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CH3(CH2)3O)4Ti)为钛源,尿素和硝酸铁(Fe(NO3)3·
    9H2O)分别作为N源和Fe源,在TiO2 溶胶中同时引入N和Fe,一步合成Fe和N共掺杂的纳米
    TiO2 粉末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UV-vis等手段对N-Fe-TiO2 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模
    拟太阳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作为模型反应,探讨了不同氮、铁掺杂量的TiO2 粉末催化剂对甲
    基橙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500℃,钛、氮、铁摩尔比为1∶0.5∶0.005时,降解效果
    最好,且样品呈单一的锐钛矿晶型,粒径约为18nm.
  • 目次
    梅建凤,罗丽琴,王 鸿,钱 捷,应国清
    2014, 42(2): 172-1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苷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抗病毒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如何高效绿色合成核苷一直是研究的
    重点.现以1-氯-2-脱氧-3’,5’-二-O-对氯苯甲酰基-D-核糖(化合物Ⅰ)为起始原料,采用结晶诱导
    不对称转化技术合成中间体2-脱氧-α-D-核糖-1-磷酸二环己胺盐(化合物Ⅲ),然后以化合物Ⅲ和胸
    腺嘧啶作为底物,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核苷磷酸化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胸苷.结果显示:
    化学法合成化合物Ⅲ获得较高的收率,可达到84.9%,纯度为94.7%;最佳生物酶催化反应条件:
    底物浓度为化合物Ⅲ100mmol/L,胸腺嘧啶400mmol/L;菌体量为80g/L;缓冲液pH 8,反应温
    度55℃,反应时间4h,转化率达到61.8%.最后,采用柱层析法分离得到胸苷,收率和纯度分别为
    49.7%和95.3%.该方法具有高选择、高效性及少污染的优点.
  • 目次
    董志勇,夏国文,张 珍,肖 倩,胡静静,韩 伟
    2014, 42(2): 178-1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难降解废水因污染物浓度高、组分复杂,化学结构稳定,难以降解处理,成为工业废水治理的
    难题之一.常规处理方法限制因素较多,水力空化处理废水具有设计简单,易于操作,便于企业应用
    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试验研究了三角形孔口多孔板与文丘里管组合的水力空化对亲
    水性与疏水性难降解混合污染物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多孔板的孔口流速、孔口大小、孔口数量、
    污染物的初始浓度以及多孔板与文丘里管的先后顺序等对污染物的降解率有重要影响.
  • 目次
    张新军,虞周均,孙海凌
    2014, 42(2): 182-1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气静力稳定性(也称静风稳定性)是主跨超千米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对1 400m主跨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进行了空气静力稳
    定性分析,并与同等主跨悬索桥的空气静力稳定性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主梁的高度和宽
    度、桥塔结构型式、桥塔高跨比、边主跨比、辅助墩设置、拉索锚固方式等结构设计参数对超大跨度
    斜拉桥空气静力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关键的设计参数及其合理取值.结果表明:与
    同等主跨的悬索桥相比,斜拉桥的结构刚度更大,空气静力稳定性更好,适宜采用于超千米跨度的
    大跨度桥梁.超大跨度斜拉桥在增大主梁的高度和宽度、采用倒Y形桥塔并增大塔高、减小边跨长
    度、边跨设置辅助墩以及部分斜拉索地锚等情况下,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空气静力稳定性.
  • 目次
    胡 琦1,张 海1,许四法1,陈仁朋2
    2014, 42(2): 190-1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压缩特性是黏性土最主要的工程特性,天然沉积黏土的压缩特性非常复杂,土颗粒性质和孔
    隙比是软黏土最基本的物理性质,也是制约软黏土压缩特性最基础的因素.通过杭州典型淤泥质粉
    质粘土的重塑土压缩试验,探索了不同初始孔隙比重塑土样的制作方法,揭示了同一颗粒性质的重
    塑饱和黏土压缩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本次试验用的粉质粘土土样,要制作含水量小于塑限的
    重塑土,需要采用干粉制样法,同时要施加一定的机械力;要制作含水量大于液限的重塑土,需要采
    用泥浆制样法;要制作含水量介于塑限与液限之间的重塑土,可采用一定含水量的湿土制样,含水
    量取最优含水量附近.重塑土的压缩曲线基本呈直线,符合理想重塑土的压缩规律.对于不同初始
    孔隙比的重塑土压缩曲线,随着初始孔隙比减小,压缩指数也相应减小,当固结压力足够大,重塑土
    的压缩曲线最终将压缩至同一孔隙比.
  • 目次
    陈红英,江燕雯,李 军
    2014, 42(2): 194-1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MnO2/Al2O3 为催化剂,采用微波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试验考察
    了催化剂用量、辐照时间、辐照功率和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得出了最佳处
    理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150g/L,微波辐照功率560W,辐照时间3min,该工艺对500mg/L染料
    废水的脱色率为87.18%,TOC去除率为64.14%.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
    力学规律,其动力学方程为lnCt=-0.368 2t+5.296 0,反应速率常数为0.368 2/min,反应的半衰
    期为1.882 5min.
  • 目次
    刘俊萍,董飞龙,邵佳伟
    2014, 42(2): 199-2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塘是浙江沿海地带的重要屏障,为了对浙江海塘工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传统管理向
    现代化管理的跨越,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塘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以浙江栲门海塘为例,设
    计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栲门海塘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总体结构,重点阐述了海塘工程数据录入、空
    间属性显示、空间属性查询、空间信息统计及分析功能.海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可实现海塘
    工程信息管理的便利化和实用化,在未来防潮防洪减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 目次
    古 辉,陈 强
    2014, 42(2): 204-2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具有较高效的压缩率和较好的网络适应性,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视
    频服务领域.它采用率失真优化技术(RDO,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有效提高编码效率的同
    时是以高计算复杂度为代价的.利用图像的纹理特征、子块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快速帧内预测
    模式选择算法.根据图像的纹理方向,减少预测模式的数量;通过色度块与亮度块预测模式的相对
    独立性以及子块之间模式的相关性,进一步减少RDO的计算.实验结果显示,在图像质量基本保
    持不变的情况下,编码时间平均减少65%左右.
  • 目次
    龙胜春,龙 军
    2014, 42(2): 210-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信消耗了节点绝大部分能量,如何有效减少网络中的通信量是无线传
    感器网络节能研究的方向之一.无线传感器中的感知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冗余度高的特点,考虑数
    据压缩能有效去除冗余数据,提出一种最长直线近似表示的有损压缩算法与经典霍夫曼算法相结
    合的改进压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压缩算法能得到更高的压缩率.
  • 目次
    董 辉,黄文嘉,李林鑫
    2014, 42(2): 214-2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机器人这一强耦合非线性环境下能够快速并较好的完成跟踪任务,提出了一种变增益
    反馈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与证明.此外,结合一个已有的机械手动力
    学模型,利用MATLAB工具分别使用传统的开、闭环迭代学习控制,以及反馈增益D型迭代学习
    控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跟踪性能与控制效果.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精度,
    且相较传统方法收敛速度更快,可用于机器人高精度轨迹控制.
  • 目次
    朱海涛,徐建明,何德峰,邢科新,丁 毅
    2014, 42(2): 219-2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件识别技术在自动化制造业、产品检测等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机器视觉技
    术,获取各类工件的图像,提取工件的面积与各向异性作为工件特征(具有旋转不变性);提出了一
    种基于最小均方delta规则的神经网络工件识别方法,先对8组特征进行离线训练,计算最优权值
    向量,使感知机对各类工件的分类误差均达到最小,然后在线识别传送带上的工件.在LabVIEW
    编程环境下,实现了工件的特征提取与基于该方法的工件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识别方法准确可
    靠,可实时地识别生产线上的工件.
  • 目次
    叶娅芬1,曹 慧2,梁 姣2,周明华2,袁教育3
    2014, 42(2): 225-2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宏观经济分析的主流工具DSGE模型研究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供应量规则和
    利率规则的适用性,模型参数估计借助贝叶斯估计方法,货币政策规则影响效果采用MCMC模拟
    技术.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货币供应量规则和利率规则各具优势,并且两者具有很强的内生联动性,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导致利率的上升.由此可见:当前货币供应量规则不宜由利率规则完全取代,中
    国应坚持两种规则并用的复合规则体系,从而为央行做出相关决策提供量化支持.
  • 目次
    陈剑利,梁 姣,曹 慧,周明华
    2014, 42(2): 231-2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大样本同质投资组合(LHP)近似方法下基于t-NIG单因子Copula的CDO定价模
    型,此模型是CDO标准定价模型(单因子Gaussian Copula)的扩展延伸.对模型的扩展是为了更好
    地解决“相关性微笑”问题,并使定价和市场报价更好的吻合.模型中假设市场共同因子和个体异质
    因子分别服从t分布和NIG分布,构建t-NIG单因子Copula模型.基于模型在大样本同质情况下
    计算资产池损失分布,并对Dow Jones iTraxx Europe指数的各分券层定价.另外,分析了数值结
    果,对不同模型适应CDO各分券层的市场报价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的模型都比标准
    模型更好地适应市场报价,且t-NIG单因子Copula模型定价效果最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