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 优秀团队
浙江省精品科技期刊

过刊目录

  • 2015年, 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10-25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目次
    管 秋1,金俊杰1,张剑华1,李德明2
    2015, 43(5): 473-4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非增加式的多视图三维重建算法不依赖于初始重建,而是首先求解全部的摄像机参数,然后
    一次性重建所有三维点,其难点在于如何精确的求得全局旋转矩阵和全局平移向量.针对摄像机旋
    转矩阵计算的问题,引入最优RANSAC算法来稳定剔除错误的二视图关系,避免了人为设定阈值
    的不可靠性,提高了全局旋转矩阵的计算精度.针对摄像机平移向量计算的问题,结合了黄金分割
    方法与线性规划来精确计算三视图相对平移向量,提高了相对平移向量计算的精度,从而提高了最
    终全局平移向量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算法能有效的提高三维重建精度.
  • 目次
    范 菁,吴佳敏,叶 阳,吴冬艳,王 浩
    2015, 43(5): 479-4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传统的基于流形的全景拼接技术在处理包含局部运动的视频时,存在不能保留特定关键区域
    的内容、表达视频运动信息的能力较差以及实现速度较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显
    著性区域约束的高效视频全景拼接方法,该方法在基于流形的视频拼接的基础上考虑图像的特征
    点,通过设定显著性区域,生成关键帧带约束的全景图;然后对关键帧全景图进行对齐及融合,构建
    运动全景图;并采用基于CUDA的并行计算方法进行算法加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在
    全景图中保留特定对象某一时刻的具体形态,而且可以保留运动对象多个运动形态,并且有较快的
    拼接速度.
  • 目次
    王卫红1,2,琚 波1,杨 洁1,程宏兵1
    2015, 43(5): 487-4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2.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摘要:针对现有TD-LTE系统中的定位算法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最小二乘估计的
    LTE-MR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电平值,结合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测算出手机与临近基站间的
    距离,采用求质心法抑制误差,利用已知基站坐标和未知定位点坐标表示两点地理坐标的距离,联
    立方程,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特征方程,获得未知定位点的坐标.实验表明:若定位点与服务小
    区的距离值小于350m 列为精确的点,该算法的定位性能在一天24h内定位的精确点占比为
    85.1%,若根据定位点是否落在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来区分,定位点落在小区覆盖范围内的比例是
    17.4%.
  • 目次
    陈志杨,刘 妍
    2015, 43(5): 492-4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的排样方法普遍利用率不高且母版多为矩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规则皮革母版
    上提高排样利用率的方法,在排样策略与组合优化上同时进行改进,减少母版的浪费区域.在皮革
    样片分块排放原则的基础上利用最优匹配原则将不同级别的待排样片排入质量分级区域,然后结
    合改进粒子群搜索算法来优化预排样中原始样片排布不够紧凑的问题,实现皮革的优化排样.实验
    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提高皮革的利用率,得到较好的排样效果.
  • 目次
    陈铁明,虞震波,王 婷,方赵林
    2015, 43(5): 497-5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在研究无线体域网(WBAN)安全属性的基础上,为了对无线体域网安全协议进行安全分析,
    保证协议设计之初的安全性,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无线体域网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
    和验证方法.基于模型检测工具PAT研究建模语言CSP#及其扩展方法,提出一种支持网络节点
    可移动的抽象建模数据结构,便于对WBAN 协议的形式化建模;根据Dolev-Yao模型,结合
    WBAN节点位置的可移动性,建立攻击者抽象模型.以Chitra等提出的基于双天线的WBAN安
    全协议为例,在PAT工具中应用笔者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建模并加以分析验证,体现了方法的实
    用性.
  • 目次
    董天阳,阮体洪,吴佳敏,范 菁
    2015, 43(5): 503-5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由于前向和后向车辆的表观特征不同,单纯使用主流的HOG或者Haar-like特征来识别车
    辆会存在对某一方向行驶的车辆识别率低或者误识率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Haarlike
    和HOG特征结合的交通视频车辆识别方法.在训练阶段,对前后向车辆分别采用Haar-like
    和HOG特征来提取车辆特征,引入反馈式的AdaBoost算法训练车辆分类器,提高车辆识别的速
    度以及准确率;在识别阶段,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确定前后向车辆,再利用对应的车辆分类器进行多
    尺度遍历识别.在不同光照强度的高速公路视频中进行车辆识别实验,前后车辆的平均识别率达到
    93%,误识别为9%.
  • 目次
    武 中,李 强,徐红涛
    2015, 43(5): 508-5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供暖领域用电能供暖替代传统燃煤供暖方式,是减少雾霾的主要措施之一.将电锅炉和地源
    热泵技术等进行集成,基于能耗及经济成本等因素,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调研数据对分析模型进
    行验证,分析电锅炉以及热泵在不同性能曲线(COP)的联合使用的运行策略,寻找最优的运行方案
    是实现电能替代效益的关键步骤.基于系统模型以及优化目标,借助计算机辅助编程,通过坐标轮
    换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采用地源热泵作为主供暖设施,电锅炉作为辅助供暖设施的是
    目前电能供暖综合最佳解决方案.
  • 目次
    王效贵,罗 冲,顾桢标
    2015, 43(5): 512-5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空化泡与固壁的距离(γ)、空化泡大小和环境围压对单个空化泡溃灭的影
    响.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泡与壁面的间距减小,空化泡的非对称变形越来越明显,从形成射流到最终
    溃灭的时间不断增加,最大射流速度和溃灭压力都随之减小;空化泡大小对射流速度的影响不大,
    尽管溃灭压力随着空泡半径的增大而相应增大,但变化幅度很小;当环境围压增大,最大射流速度
    和溃灭压力都大幅度增大,溃灭压力在γ=2.0时的增幅甚至接近一个数量级.
  • 目次
    谌永祥,荣 云,李双跃,李支茂,张胜林
    2015, 43(5): 517-5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进口风速和转速对涡流空气分级机流场的影响,对不同进口风速和转速组合下的转
    笼叶片间的流场进行模拟,记录并分析结果及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当进口风速分别为8,12,16m/
    s时,与之匹配的最佳转速分别约为800,1 100,1 500r/min,在最佳匹配时转笼叶片间的径向速度
    波动最小,流场最均匀,旋涡最弱;实验结果表明:在进口风速和转速匹配最佳时,分级机的分级精
    度最高,从而间接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该研究对分级机进口风速和转速的匹配具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
  • 目次
    王忠飞,陈元正
    2015, 43(5): 522-5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车牌字符识别是智能车牌识别系统中的核心部分,而车牌字符识别的关键在于提取有效的字
    符特征.字符的轮廓特征能很好地反应字符图像的局部和全局的结构特征,在分析字符凹凸轮廓结
    构的基础上,定义了字符凹凸轮廓方向和圈,提出一种基于字符凹凸轮廓特征的字符识别方法.通
    过对字符凹凸轮廓背景赋值,标记凹凸轮廓方向,提取字符不同凹凸轮廓方向的特征及轮廓特征个
    数;根据字符轮廓特征及其个数可以对待识别字符粗分类识别;对未识别的字符提取局部特征分类
    识别.该方法不需要对待识别的字符进行细化,计算量小,识别率高.经实验证实该方法识别效果
    较好.
  • 目次
    林春绵,杨 浩,魏 敏,郭亚萍
    2015, 43(5): 527-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处理丙烯腈废水的活性污泥中,以丙烯腈为惟一的氮源逐步富集,筛选到一株具有丙烯腈
    降解能力的菌株YH-5,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细菌16SrDNA 分子鉴定,初步确定该
    菌株为节杆菌属.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20g/L,酵母浸膏5g/L,己内酰
    胺4g/L,K2HPO40.5g/L,KH2PO40.5g/L,MgSO40.5g/L,初始pH 7.0,在30℃,150r/min
    下,培养60h,菌体酶活为15.44U/g DCW;在该条件下,对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341.4,624.9,
    1 205.1,1 829.8mg/L的丙烯腈均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 目次
    黄海凤,陈虹宇,陈 浩,卢晗锋
    2015, 43(5): 532-5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DA-1,DA-2和D8三种商业树脂为吸附剂,考察了高分子树脂对典型油气废气正己烷的
    吸附-脱附性能.研究表明:在吸附实验中,高分子树脂对正己烷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其中
    DA-1和DA-2树脂具有大孔容、大比表面积和较小的孔径等特点,更有利于正己烷分子吸附;脱附
    实验中,真空脱附效果优于热脱附,在脱附温度达90℃,脱附时间30min,真空度为0.8时,脱附效
    率接近100%.
  • 目次
    马 云,洪 骏
    2015, 43(5): 537-5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从杭州农药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的一株新型高效降解尼古丁的菌株Shinella sp.
    HZN7为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菌株生长的pH 值、温度、氯化钠、葡萄糖、转速等条件参数进
    行了优化,得出了其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最佳生长条件.通过在土壤中添加烟草废弃物,利用该高效
    尼古丁降解菌株Shinellasp.HZN7对模拟烟草废弃物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土壤实验,实验
    表明:添加菌株的处理组与不加菌株的对照组相比,在尼古丁的去除能力、pH 值稳定性、含水率保
    持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以及对土壤有机质量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烟草
    废弃物添加量的增大,生物修复的效果越明显.
  • 目次
    胡欢杰1,胡斯翰2,林春绵1
    2015, 43(5): 543-5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选择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双氧水三种氧化剂,在超临界水氧化的条件下测定含邻苯二甲酸氢
    钾模拟废水的总有机碳.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化剂、温度、氧化剂倍数等因素对废水中总有机碳检测
    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相对于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双氧水作为氧化剂时所得的TOC检出率更
    高;在温度440℃,氧化剂倍数n=10的情况下,TOC检出率可达99%以上;在此条件下,用高锰酸
    钾作氧化剂时TOC检出率约为11%,重铬酸钾时约为8%;说明在超临界水氧化体系中,双氧水的
    氧化能力及效果明显强于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
  • 目次
    王军良1,梅益柔1,潘 军2,张安平1,林春绵1
    2015, 43(5): 547-551.
    多环芳烃(PAHs)作为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难降解,可生物
    积累等特点,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集了位于钱塘江源头的齐溪水库不
    同区域的沉积物样品,样品经预处理后通过GC-MS分析,结果表明:齐溪水库中PAHs在沉积物
    中的质量分数为26.17~2 013.25ng/g,人为活动频繁区域附近的点位样品质量分数普遍偏高,
    PAHs同系物主要以高环芳烃为主.
  • 目次
    王丽丽1,范一雷1,许式强2,董文霞1,黄忠平1
    2015, 43(5): 552-5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卷烟烟丝中三种保润剂:1,2-丙二醇、丙三醇、三甘醇的闪蒸-气相色谱
    法,并应用于国内外8种卷烟样品的测定.在最佳闪蒸温度300℃条件下,以1,4-丁二醇为内标,采
    用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三种保润剂在25~4 000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信噪比为3时,1,2-丙二醇、丙三醇、三甘醇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93,37.50,4.68mg/L.三种
    保润剂的平均回收率在94.7%~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30%~5.08%.该方法无需复杂
    前处理,可直接进样分析,适合卷烟样品的批量检测.
  • 目次
    王 鸿,周 峰,吴祺豪,陈 苏
    2015, 43(5): 556-5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甾体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它的生物转化指的
    是外源甾体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通过生物转化可以完成一些有机合成
    难以进行的反应,得到更具有新药开发价值的物质.近5年来,甾体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研究发展
    迅速,在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不同类型,羟化反应,氢化
    反应,脱氢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和溴化反应,阐述了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相关实例
    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提供了参考.
  • 目次
    宋必卫,郑彩云,俞巧丽
    2015, 43(5): 562-5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观察BAPTA-AM 脂质体(BA-L)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
    4%牛黄胆酸钠(TC)制作大鼠SAP模型.BA-L治疗组于造模后立即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BA-L,
    给药24h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MS,LDH,TNF-α水平以及胰腺组
    织匀浆MDA水平及SOD活性,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给予BA-L治疗后
    SAP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血清AMS,LDH,TNF-α水平和胰腺组织匀浆MDA 水平显著降低,
    SOD活性增高,HE染色组织切片显示BA-L明显减轻胰腺组织损伤.表明BA-L能显著减轻大鼠
    SAP,为开发BA-L成临床SAP治疗新药物提供必要的药效学依据.
  • 目次
    梁现蕊,肖钦钦
    2015, 43(5): 567-5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柳叶蜡梅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全面控制柳叶蜡梅质量提供参考.采
    用HP-INNOWAX毛细管柱(30m ×0.25mm ×0.50μm),顶空平衡温度80℃,顶空平衡时间
    50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静态顶空-气相色谱(HS-GC)分析条件,
    对12批柳叶蜡梅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标定了25个共有峰,结合相似度软件、聚类分析和主成
    分分析对12批样品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归类,将不同批次的柳叶蜡梅样品分为两类.该方法精密度
    好,简单快速,为柳叶蜡梅品种的鉴定与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目次
    梅建凤1,金 航1,李 靓1,闻 雯2,易 喻1,应国清1
    2015, 43(5): 573-5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一种微生物转化工艺,将积雪草中的积雪草苷转化为活性更高的积雪草酸,从而提高积
    雪草的中药使用价值.从积雪草富集培养物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JH-2菌
    株,液体培养转化处理积雪草后,其中的积雪草苷可转化为积雪草酸,质量分数显著提高;经过工艺
    优化后,积雪草苷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2%,积雪草酸质量分数提高到2.73mg/g,是未经转化处
    理时的0.90mg/g的3.03倍.利用黑曲霉JH-2发酵转化处理的中药材积雪草,能够显著提高积
    雪草酸的质量分数,具有转化工艺简单、产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目次
    陈书斌,孙 健,徐 帆,李景华
    2015, 43(5): 578-5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直接以醇类和氨水为起始原料,无有机配体参与的铜催化氨氧化法合成芳香氰基
    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以Cu(OH)2/TEMPO/O2
    为催化体系模型,在室温下通过对苄
    醇类化合物在一个大气压的氧气氛围中催化合成芳香腈.反应的催化体系得到了改进,综合考察了
    反应进行的最佳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溶剂的选择.在优化的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结
    果良好,可达到90%以上,收率可观,对苄醇类底物的适用性广泛.
  • 目次
    蔡伟荣1,柳 叶2,罗和治3
    2015, 43(5): 582-5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0-1二次规划是整数规划中一类重要的最优化问题,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管理、金融和管理
    科学等许多重要领域.利用矩阵分解方法,给出了带线性约束的0-1二次规划的一个紧的SDP松
    弛.通过目标函数的矩阵分解并利用二次项的片段线性逼近技术,得到了原问题的一个凸松弛.再
    利用锥优化对偶性,证明了寻找凸松弛中的最优参数问题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SDP问题,数值结
    果也表明该SDP松弛能提供原问题的一个更紧的下界.
  • 目次
    丁春生1,李东兵1,王卫文2,傅洋平1
    2015, 43(5): 587-5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带来的危害,采用零价铁去除饮用水
    中含氮消毒副产物BCAN,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BCAN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去
    除机理及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零价铁对BCAN去除效果较好,当BCAN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μg/L时,零价铁投加量为15g/L,经过180min反应后,去除率达到71.8%.随着零价铁投加量的
    增加,BCAN去除率明显提高;BCAN去除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提高;初始浓度对零价铁去除
    BCAN效果影响不大.零价铁去除BCAN的反应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相符合.